公共衛生間烘干機和紙巾:哪個更干凈更環保?
關于烘干機是否比紙巾衛生,科學界未能達成共識。即便如此,紙巾行業還是推動了一系列研究,聲稱烘干機會把衛生間變成病菌滋生的溫床。
加州一名微生物學專業的學生把培養皿放在烘干機的內部,僅僅停留了3分鐘,然后將開始對其中的微生物進行孵育培養。在接下來的48小時里,干手器沉積在培養皿中的真菌和細菌成倍增長。
作為一項發明,紙巾并不比烘干機早多少。總部位于費城的斯科特紙業公司于1907年開發出了第一款衛生間用紙巾,如今這家公司歸紙巾巨頭金佰利(Kimberly-Clark)所有。1922年,紐約的Airdry Corporation為最早的“干燥設備”申請了專利。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Technavio的說法,2020年全世界將購買價值約40億美元的多層紙巾,最常用的就是公共衛生間;而同年烘干機的銷售額將躍升至8.56億美元,自2014年以來年增長率達到12%。戴森發言人估計,2012年至2020年間,烘干機將從紙巾總體收入中吸走8.73億美元。他認為,這就是為什么大紙巾企業會對烘干機進行如此激烈抨擊的原因。
對于那些要決定購買烘干機還是紙巾的人來說,這兩種產品在成本以及環保等其他方面也存在競爭。但對于公眾來說,最關注的仍是公共衛生間的清潔度。
很多人希望看到的是非接觸式衛生間。我們的手不需要觸摸任何其他手弄臟的東西。一旦進入室內,傳感器就可以省去沖洗、旋轉水龍頭、按肥皂器或從盒子里拿出紙巾的一切麻煩。沒有按鈕可按的現代烘手機,應該完全符合這種零接觸廁所的幻想。恰恰相反,紙巾公司相信烘干機非常骯臟,在公共衛生間里唯一可以觸摸的安全物品就是一張老式的粗糙厚紙。
科學家們總結了紙巾、暖手烘干機和高速烘干機在制造、使用和淘汰過程中對環境的所有影響。假設我們每次洗手都要用兩張紙巾,最快的烘干機運行12秒,最慢的運行半分鐘。盡管很難進行比較,但研究認為高速烘干機對環境最友好。當對整個過程進行細分研究時,考慮開采礦石以制造干手器所用的金屬、砍伐樹木制造紙巾、運輸成品、再將其裝箱等環節,研究認為紙巾會比市場上最高效的烘干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多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