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帶電微粒子水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殺滅效果
「帶電微粒子水」技術是通過對空氣中的水分施加高電壓從而生成含有羥基自由基的帶電水微粒,具有氧化力強、反應性能好的特點。本公司自1997年開始,20多年以來,一直致力于「帶電微粒子水」技術的研究,并且確認了多方面的效果※1,例如抑制對人體有不利影響的致病性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以及過敏原,分解PM2.5含有成分等。※1
對于病毒,在2012年和第三方機構一起實施了病毒清除試驗,并且已經確認了對基于生物學特性進行劃分的4個種類病毒的殺滅效果,所以我們認為「帶電微粒子水」技術對于未知的病毒也可能具備殺滅效果※2。
近來,因為在世界范圍內感染擴大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一種新的病毒,所以重新和大阪府立大學共同開展了試驗,從試驗結果來看確認了「帶電微粒子水」技術對該病毒具備殺滅效果。本次確認實施于密閉試驗空間實,對實際使用空間還未進行確認。
今后,松下以創造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健康生活的環境為目標,將繼續探索「帶電微粒子水」技術在解決各種各樣空氣環境風險,特別是以新致病性微生物為首的問題上的可能性。
※1.主要發表事例
2009 年 5 月 12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病毒、細菌、農藥的效果驗證
2009 年 8 月 4 日: 帶電微粒子水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附著菌和浮游菌效果,以及大腸桿菌噬菌體的附著病毒殺滅效果和附有病毒殺滅效果均在約10 m³的空間內進行驗證
2009 年 10 月 20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新型流感病毒的殺滅效果得到了驗證
2010 年 10 月 21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全年比較有代表性的花粉過敏原物質的蛋白質量降低效果得到了驗證
2011 年 9 月 14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霉菌效果的驗證
2012 年 2 月 20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寵物有關的過敏源物質、細菌、真菌、病毒具有抑制的效果得到了驗證
2014 年 1 月 16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PM2.5 中含有成分的分解以及沙塵中附著的真菌具有抑制效果得到了驗證
2016 年 8 月 25 日:高濃度帶電微粒子水能分解過敏性疾病主要的致敏物質「View 39」中的17種吸入類過敏性物質得到了驗證
※2.2012 年 1 月 26 日:帶電微粒子水對病毒殺滅實驗中的病毒殺滅有效果得到了驗證
(經與德國實驗機構Charles River Biopharmaceutical Services GmbH 共同驗證)
【帶電微粒子水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殺滅效果 確認內容】
■方法
在45L的實驗環境中,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暴露在有無帶電微粒子水發生裝置的條件下,進行對比實驗
■結果
經確認,經過3個小時的作用,對于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殺滅率達到99%以上
※ 本次試驗為帶電微粒子水的基礎研究數據,與實際生活空間中使用條件不同,并不等同于產品的性能評價結果。
■數據
・ 實施機構:大阪府立大學
・ 實施時間:2020年7月
・ 對 象: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 裝 置:「帶電微粒子水」發生裝置
・ 方 法:在45L的實驗環境內,在距離地面 15cm 的位置設置「帶電微粒子水」發生裝置將沾染有病毒液的紗布放置在培養皿內,按照要求時間暴露在「帶電微粒子水」條件下測定病毒滴度算出殺滅率為確認其再現性,3次實施相同實驗
・ 結果:

(*本公司計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