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MBC熱播劇集《直到瘋狂》,智能健身鏡又下一城

2021-07-27 16:58:31   來源:搜狐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在2021年,千機一面很久的科技圈終于迎來了新的話題產品——智能健身鏡,一夜之間市面上涌現出來數十款不同品牌的產品。在一眾健身達人、明星網紅紛紛打卡種草之后,這款網紅產品卻又被輿論所質疑?删驮趪
  在2021年,千機一面很久的科技圈終于迎來了新的話題產品——智能健身鏡,一夜之間市面上涌現出來數十款不同品牌的產品。在一眾健身達人、明星網紅紛紛打卡種草之后,這款網紅產品卻又被輿論所質疑。可就在國內大眾還在為這到底是不是智商稅而爭議的時候,一部MBC電視臺的熱播劇集卻給了我們一個不同角度的思考——劇中公司老總拼命想保下來的項目,真的會是個偽需求?

  

 

  魔鏡到底哪里好?老板寧賣公司也指定要留TA

  盡管現實中智能健身鏡產品并未正式登陸該國市場,但劇中刻畫的決策過程卻絲毫不遜于現實。作為健身鏡產品體驗的核心,為用戶提供高水準的訓練課程并營造陪伴感、沉浸感是廠商必須要解決也是符合趨勢的關鍵命題。技術只是令硬件本身能夠有效運轉并實現功能,健身鏡產品真正的靈魂卻依然還是健身內容本身。用劇中的臺詞來說,就是倘若沒有好的內容體驗作為支撐“只需要三天,就會淪為普通的鏡子”。

  都說藝術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這部于去年底拍攝的劇集,竟然完美地預言并再現了智能健身鏡的火熱,并切中了產品市場破局的關鍵——需要賦予用戶堅持使用的動機。要實現這種具備陪伴感、沉浸感的居家健身體驗,不僅需要至少組建數百名硬件、軟件技術人員,而如果再加上專屬教練以及內容制作團隊,這必將是一只近千人的龐大團隊,這對于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一筆重要的財富。

  而更為關鍵的是,全球智能健身市場是一個將在未來5年達到近500億美元規模的高潛力市場,考慮到硬件產品走入家庭后不僅將有望通過持續內容付費創造營收,其作為“家庭智慧第三屏”的潛力也會逐步被釋放出來。作為一家科技集團的社長,自然不會僅僅因為公司經營的暫時困難就把這款未來的金牛產品順帶子公司一起賣給他人了,這可是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啊!

  

 

  為什么大家都在熱議智能健身鏡

  從劇集回到現實,在國內已經掀起一場熱潮的“百鏡大戰”,繼618點燃了消費市場之后,最近又引起了輿論的再次關注。如開頭所言,是否“智商稅”成為了爭議的核心。引用一位媒體人士的觀點,一款售價達數千元起的全新產品,如何通過用戶體驗完成面向公眾的自我證明,其實才是多次媒體熱議的本質。在多家媒體的爭相報道中,AI智能的效用,健身課程的質量以及追蹤服務的配套,成為了最多被提及的話題。

  在目前市面上的數十款產品中,較頭部的如FITURE、咕咚FITMORE、樂刻LITTA等品牌,都標榜自己的產品具備AI智能、自制課程等功能。以FITURE為例,他們不僅自研推出了能實現動作捕捉、實時糾錯、數據分析等功能的智能運動追蹤系統,還憑借影視制作規格內容工場和頂尖教練團隊實現的年5000節課程更新的產能。從這點來看,FITURE相較于目前市場上的其他廠商是具備一些差異化優勢的。

  據了解,FITURE的課程目前已涵蓋包括瑜伽、拉伸、有氧舞等在內的13大內容品類,能有效滿足全年齡段家庭用戶的需求。除此之之外,FITURE還在通過與PURE、金芭蕾、太極禪等IP的合作,推出第三方合作課程以不斷擴展內容品類。除此之外,FITURE還通過會員專屬健康顧問服務+線下門店的方式,將用戶跟蹤服務和社群在線上線下實現了打通。用相關負責人的話來說,在“硬件+內容+服務+AI”的模式下,FITURE用交互式內容定義了智能健身。

  

 

  可以說,當下階段智能健身鏡所遭遇的質疑,其實是一個新品類產品的必然經歷。試想一個剛剛興起幾個月的市場,無論如何也很難說完成了初期的用戶教育和基礎建設的過程。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智能建設的本質依然是內容服務,而形成持續輸出高質量內容的能力也非一朝一夕。但智能健身所開辟的居家場景的確是大勢所趨,全新場景的開辟也推動整個健身產業的發展帶來,現在還可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