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美菱啟動“真拆換新”家電惠民行動再掀熱潮
在大量家電超期服役、配套舊家電回收產業鏈尚不完善等行業問題突顯的背景之下,長虹·美菱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實現綠色產業鏈的家電企業,就在2021年6月聯合“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等我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領域權威機構,共同推出了“真拆換機”行動,號召舊機真拆不賣,以實際行動在行業率先掀起家電專業回收、綠色消費浪潮,不僅為家電換新后端回收工程專業化操作提供了絕佳的范式,針對全品類產品進行補貼、廢舊老家電“當錢花”的惠民政策也受到了市場和消費者的熱烈響應。
時間來到2022年6月份,去年備受好評的“真拆換新”活動也正式迎來第二季,長虹·美菱將在響應國家雙碳戰略、淘汰低能效高能耗家電商品的同時,為用戶提供高額以舊換新補貼,倡導綠色、環保、智能的家電消費新理念。
家電超期服役危害多
從2008年家電下鄉計劃至今,已時隔十四年,大量家電產品超期服役,成為萬千家庭的健康、安全隱患。根據2020年1月10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正式頒布的《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規定,吸油煙機、燃氣灶、儲水式電熱水器、洗衣機等家電安全使用年限為8年;電冰箱、空調、葡萄酒柜等家電安全使用年限為10年。
家電產品在超過安全使用年限之后繼續服役,由于年久老化可能出現漏電、起火等安全隱患,廚電產品還可能因為有害物質沉積造成健康危害甚至致癌風險。但由于廣大消費者對于家電安全使用年限認識不足,往往秉持著“用不爛,就沒必要換”的樸素理念,造成大量家電產品超期服役,因此引發的事故更是屢見不鮮。
另外,國內廢舊家電回收行業與相關產業鏈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家電超期服役的重要原因,大量本應報廢的廢舊電器在無良回收商販的手中被以二手商品的形式再次流通回到市場,再次成為很多家庭中的“不定時炸彈”。
在危害家庭安全之外,超期服役的家用電器往往還代表著陳舊的環保標準及較低的能效標準,高能耗的家電不但會帶來更高的家庭開支,也與節能減碳的國家號召背道而馳。數據顯示,高達30%的居民碳排放來自家用電器,家用電器用戶點占社會用電量11.3%,達到8500億千瓦時。作為參考,三峽大壩年發電量1000億千瓦時,僅夠全國家用電器消耗一個半月。
不僅如此,不正規的廢舊家電處理流程還會釋放大量有害物質,冰箱、空調中里的氟利昂、洗衣機中的濃鹽水、電視中的熒光粉都被直接排放如大氣、下水道,原本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不可再生資源也被粗放處理,加大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數據顯示,我國家電保有量已超過21億臺,而近年來每年淘汰廢舊家電量達1億到1.2億臺,并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長。家電報廢高峰期已經來到,如何促進消費者及時換新,以及廢舊家電收回的規范化、標準化已經成了急迫的現實問題。
長虹·美菱“真拆”活動打造年中“換新”節
作為擁有60多年發展歷程的中國家電企業,長虹早就敏銳捕捉到了家電換新領域的商機,及廢舊家電處理產業鏈條的缺失。2010年長虹正式啟動了再生資源項目,并投資成立了四川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時至今日,長虹格潤已成為我國首批廢舊家電拆解資質獲準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建成上千個回收網點,年回收量超過200萬臺,單點拆解量居全國前列。
顧名思義,長虹·美菱推出的“真拆換新”活動回收的舊家電將直接進行專業拆解銷毀處理,并由我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領域權威機構——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全面參與并全程跟蹤監督,從源頭上封堵廢舊家電二次流通再銷售造的行業頑疾,從行業上游保障消費者權益。
為了進一步促進消費者汰廢換新、拉動消費升級、提振后疫情時代消費需求,長虹·美菱還聯合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為舊家電回收提供估值依據,確保消費者的舊家電物有所值,做足以舊換新的公信力,解決用戶的信任問題。
舊家電消費者除可以獲得舊家電估算的價格補貼——舊家電估值補貼券(通過長虹·美菱真拆換新活動平臺進行估值,自動生成補貼券),同時還可獲得長虹·美菱100元-300元真拆換新的工廠專項補貼金——工廠專項補貼券,進一步消除消費者家電換新的經濟顧慮。
另外,用戶參與活動后,進行朋友圈活動鏈接或專屬活動圖片分享,還可獲得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和四川長虹格潤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頒發的“雙碳有我”榮譽證書一份。轉發朋友圈邀請好友積贊還有體重秤、送話筒、美妝冰箱等禮品相送。
不難看出,從6月1日起為期一個月的“真拆換新”活動可謂是一年中消費者汰舊換新的最佳時機,在618年中大促和以舊換新的活動加持下,正是時候淘汰家中超期服役、能耗高的舊電器了。
在家電換新需求崛起、節能減碳上升到國家戰略、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的當下,綠色化、可持續化、低碳化已經成為家電行業發展的共識。相比較眼前短期利益,長虹·美菱“真拆換新”活動不僅是迎合產業趨勢的舉措,更反應出了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企業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