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代表中國制定激光顯示國際標準,提升中國企業世界顯示話語權

“只有激光顯示能全面實現12bit的顏色。”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在論壇上表示,激光顯示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代表性方向,需要保持快速、良性、可持續發展。而發展激光顯示國際標準,將進一步推動激光顯示技術形成規范體系,引領激光顯示產業走向規模產業。
在這方面,海信已經代表中國掌握了競爭的話語權。
近年來,海信一直致力于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并積極參與國際電工委員會等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并在激光顯示、ULED以及量子點顯示等多個領域的研發和標準制定方面走在行業最前沿。工信部電子信息化司楊旭東處長介紹,由海信牽頭籌建的全國平板顯示標準技術委員會激光顯示分技術委員會的籌建方案已經獲批即將成立,這對于促進激光顯示、新型顯示的國際標準發展將起到巨大幫助作用。
記者了解到,2014年,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子顯示技術委員會(IEC TC110)正式成立激光顯示工作組,海信電器首席科學家劉衛東成功當選為激光顯示工作組的召集人。這是中國專家第一次在顯示領域擔任國際標準工作組召集人。在此之前,顯示領域的標準制定多由日韓國家主導。目前,海信已牽頭出版3項激光顯示相關標準,并且正在牽頭制定8項國際標準。
一項技術能否被采納為國際標準,還是要靠技術和產品本身的說服力。作為激光電視產業引領者,海信自2014年推出全球首臺100英寸激光電視以來,5年歷經五次產品迭代,引領電視產品換代升級。海信激光電視首席科學家劉顯榮博士說,“激光電視自主設計制造、激光顯示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使海信在畫質顯示技術始終領先于行業”。
2019年1-8月,海信激光電視在80英寸及以上尺寸段的銷售量占有率接近50%,同比增長116.96%。目前,海信已經完成了從75英寸到150英寸激光顯示產品的布局,掌握全色激光光源、液冷散熱等領先技術,已申請800余項專利,并完成了卷曲屏幕、屏幕發聲等產品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