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說各話到共創共贏 海爾智家獲評產學研合作好案例

各說各話語言不通:產學研亟待打破合作障礙
產學研(即產業、學校、科研機構)合作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推進。因此歷屆大會都會得到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全國工商聯等部門的支持和指導。
其實在產學研的合作過程中困難重重,最常見的就是“語言不通”,學術界不懂產業界要什么,研究成果難轉化;產業界有需求卻苦于找不到合適方案。而以海爾智家為代表的10個單位則通過積極探索和創新實踐,為產學研搭建起了深度融合的橋梁,樹立了良好的典范。
海爾智家搭建開放平臺助力產學研共創共贏
此次海爾智家“一機四能”的產學研合作模式被評為產學研合作好案例。其中“一機”指鏈群合約增值分享機制,“四能”包括需求轉化、產品轉化、市場轉化和產業轉化4項能力。在這種模式下,海爾智家通過HOPE開放創新平臺成功營造了一個產學研共贏生態。
就拿冰箱來說,海爾智家在用戶交互中發現很多人希望食材能保鮮更久,而在行業中這還是技術空白。于是海爾智家將用戶需求“翻譯”成技術需求,集合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一起探討,研發出MSA控氧保鮮科技并應用到產品中。產品上市后大受用戶好評,成為行業競相模仿的對象。
不僅如此,海爾智家還為產學研提供了更多機遇。許多創新成果往往得不到有效利用,比如造紙領域研制了一種能降低濕度的特種膜,在市場上卻沒有用武之地。海爾智家將它融入原創的干濕分儲技術中,保障冰箱里的干貨不返潮。產品上市后累計銷售了1000多萬臺,為相關的產學研伙伴帶來了每年超千萬的收益。
這種高效的轉化力激勵了更多的產學研合作伙伴與海爾智家分享創新成果,也贏得了市場行業的一致認可。2019年海爾智家業績逆勢增長。在創新領域,海爾智家累計獲得15項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總量占整個行業半數以上。
可以說,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創新資源的整合、對接和應用是重點更是難點。海爾智家基于智慧家庭研究院搭建資源整合平臺,不僅推動了國內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更提高了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如今隨著生態品牌戰略新階段的開啟,海爾智家也將繼續攜手產學研生態伙伴,共同為用戶創造物聯網時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