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團體標準預計明年上半年出臺 將細分3大種類
導讀: 11月8日,第二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暨北京植物基產品博覽會在京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明年上半年,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將出臺人造肉團體標準,對素食、人造植物肉、細胞肉三種類型人造肉進行細化區分。
11月8日,第二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暨北京植物基產品博覽會在京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明年上半年,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將出臺“人造肉”團體標準,對素食、人造植物肉、細胞肉三種類型“人造肉”進行細化區分。
本屆論壇由未來食品高峰論壇組委會、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中國食協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辦。論壇以“引領食品新增長,聚焦健康植物基”為主題,探索全球未來農業與食品領域創新與機遇,聚焦食品創新,促進植物肉、細胞肉等新型替代蛋白食品的開發等議題。
國務院食安辦專家組副組長、原國家質量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聯盟名譽理事長蒲長城表示,本屆論壇將對未來食品新的食品原料、食品品種、食品加工方式、食用方式等提供建議,同時聚焦制定政策制度,來扶持相關企業健康發展,以及防止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表示,目前國內“人造肉”缺乏相應標準,2020年上半年,聯盟將出臺“人造肉”團體標準,從素食、人造植物肉、細胞肉三方面制定,從原料、營養、口感、風味、品質等方面進行剖析。
植物肉、細胞肉是否要顛覆傳統肉制品?對此,薛巖回應稱,到2050年,肉制品市場需求缺口將達到3800萬噸,植物肉、細胞培育肉與傳統肉制品之間是協同合作,而非競爭的方式存在,可以共同擴大全新市場的體量。同時,薛巖表示,替代蛋白創新符合未來消費者對食物的需求,“消費者對各種替代蛋白尤其是肉類替代品的興趣空前高漲,這場革新必須要有更多的技術投入。”
責任編輯:z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