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宅家抗疫,他們成為“城市逆行者”
同時,人類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強大。數千工人不眠不休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不喝水、不上廁所奮戰在前線,也有人因為不能到“前線”而將畢生積蓄捐了出來。
如果說他們是聚光下的英雄,還有一些人在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堪稱幕后英雄。
疾病的高傳染性導致人們無法出門,不少營業場所因應防疫要求只能暫時關閉,這些逆行者穿梭于空蕩蕩的大街,維持著城市的基本運行。
保障柴米油鹽的零售人
51歲的甘良猛是武漢家樂福鐘家村店蔬果區的負責人,每天都要接觸大量人群,面臨很高的感染風險。武漢封城后,甘良猛的兩個孩子多次勸說他申請休息。店長也表示,如果員工身體不舒服,可以回家休息,好好調養身體。
但甘良猛卻報了值班。家在武昌區洪山廣場附近,而單位在漢陽區,武漢的公交運行早已停擺,為了把出行資源讓給其他人,早上7點,甘良猛戴著口罩、騎著自行車出門。經過空曠的武漢街頭、宏偉的長江大橋,每天花2.5小時上下班。
甘良猛給孩子做思想工作: “我們堅持在崗位上正常營業,消費者就不會恐慌。此刻保障民生物資的充足供應,就是對社會穩定、抗擊疫情的最大貢獻。”
每天到店后,甘良猛先測體溫、洗手消毒,然后換上工裝、戴好口罩,接著就開始對所負責的蔬果區域及購物車、筐進行消毒,上架、清理、銷售、補貨,干勁十足。他說,自己喜歡看櫻花,期待疫情退散,大家能摘下口罩,共賞櫻花爛漫。
這個春節,生鮮蔬菜的需求量暴漲,蘇寧小店的工作人員對此深有體會。
江蘇南京聚寶山莊蘇寧小店每天產生訂單約800多單,約為日常訂單量的2.7倍,尤其是生鮮蔬菜,蘇寧菜場銷量暴漲十了余倍。所有人員超負荷工作,從下午18點一直忙碌到次日上午9-10點。
這家小店的負責人張君銳認為,這給他們的運營增加了一絲壓力但同時也更有干勁。張君銳時說:“可以在這個特殊時期幫上大家的忙,讓大家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菜,為社會盡一份力,我非常驕傲”。
暖心的外賣小哥
2月8日下午,武漢市墨水湖路53號漢陽醫院內,醫護人員像往常一樣領取快遞小哥送達的“醫護緊急專供餐”時,發現套餐里多出一份湯圓。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但來自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并沒有時間過節,他們照常奮戰在防疫一線。
美團聯合平臺商家送出特別版的“醫護專供餐”。當日一早,美團外賣武漢地區工作人員分頭采購湯圓,送往平臺合作商家代煮打包。
曹新志是送餐司機之一。下午5時15分,他駕駛的送餐車車輛穩穩駛入漢陽醫院,車上裝著40分鐘前由如意餛沌代煮的150份湯圓,為了保證湯圓的口感,商家和他來回聯系了好幾次,才確定好下鍋時間。
打開飯盒看到湯圓后,漢陽醫院超聲科醫生魯力愣了一下:“最近太忙了,都忘了今天是元宵節。”
據介紹,2月8日,美團外賣一共為武漢市漢陽醫院、武漢市中醫院漢陽分院以及來自上海、廣東、河南的多支醫療團隊,送上了近900份湯圓。
目前依舊在送餐的外賣小哥多是在春節期間一直保持工作狀態,有人連除夕也沒有休息。由于餐廳數量的減少,以及很多社區采取了封閉措施,外賣配送難度比往日增加。測量體溫、佩戴好口罩、餐箱消毒……一系列防疫措施準備妥當后,騎手在胸前貼上“綠標”,餐箱也穿上了“綠衣服”,“綠標”小哥正式上線。在送貨前通過電話與顧客溝通,確定收貨方式及商品放置地點,實現“無接觸式配送”。
這些天,看著不再熱鬧的街頭,外賣小哥仍然奔波在城市中,手中的外賣也被賦予了更多含義。
物流人一直“在路上”
1月29日下午,江西順豐接到一項來自南昌市運管處下達的緊急任務——急需從湖北仙桃疫區拉送一批生產防護服的原材料至南昌市進賢縣。深知當下醫藥物資緊缺的江西順豐迅速響應,對此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最終確定由車輛管理專員王昉和分部司機組長羅云華兩位小哥執行本次任務。
前往疫區附近,王昉、羅云華不是沒有害怕,但他們又說說:“現在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就要往前沖。如果都害怕不干,那工作誰來做?”
做足了安全防護的王昉、羅云華兩人,于1月29日下午18點由南昌市出發,跨越約460公里寂靜的高速公路,終于在1月30日凌晨1點半到達湖北省仙桃市。
到達目的地之后,兩位小哥協同當地人員快速裝車。1月30日10時,一批生產防護服的原材料在仙桃裝車完畢。不到4小時一換班,奔赴南昌市進賢縣。1月30日下午16:46,運輸車輛成功將物資運送至目的地。在完成物資交接后,小哥們馬不停地對車輛進行消毒和檢測,準備著下一次任務出動。
疫情發生,物流人員承擔著輸送物資的重要任務,他們都拼了命與時間賽跑。
令狐云驍是蘇寧物流為武漢地區開通救助物資“綠色通道”行動中的一名貨車司機。2月1日,他從南京出發,途徑武漢、荊州、襄陽、十堰,連夜將消毒劑、防護服、口罩、醫用手套、醫療垃圾桶等重達12噸的前線急缺物資,分別送到了武漢中心醫院、江陵縣人民醫院、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十堰市西苑醫院。
在跑了整整一天之后,2月2日晚令狐云驍又接到李宇春的粉絲“玉米”送到的消毒液。令狐云驍連夜把5噸AP5消毒液送到了襄陽中西結合醫院,一路連飯都來不及吃,到達時已是晚上10點。襄陽醫院想安排師傅住一晚。他說,十堰醫院還等著車上的手套呢。
2月3日中午,一名“玉米”發微博感謝令狐云驍,那一刻,他剛在十堰市醫院卸下相關物資,準備回程。
身兼數職的出租車司機
陳浩亮本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但最近一段時間,每隔一兩天,他就會收到一封感謝信。
由于武漢中心城區區域實行機動車禁行管理,醫護人員的交通出行受到極大的挑戰。滴滴為此組建了“醫護保障車隊”,為武漢各醫院醫務工作者提供免費出行服務。截至2月4日,滴滴出行已在武漢、上海、北京、廈門成立“醫護保障車隊”,竭盡全力服務一線醫務工作者,所有費用由滴滴承擔。
大年初一這天,在一線服務的滴滴司機陳浩亮接到公司在群里發的通知,問他想不想參加“醫護保障車隊”,沒有多想,陳浩亮就說:我愿意。
陳浩亮的工作不只是開車,每天6點多出門,7點左右送一名醫生去醫院上班,8點半之前趕到社區報到,開始做社區干部分配給我們的事情。比如幫助家屬給隔離的病人送生活用品,送病人去醫院開藥、做透析,幫居民買藥、買菜等,我們都做。他現在的狀態是24小時待命,每天有十四五個小時在工作狀態中,在路上跑個一二十單,接觸的人很多。
在滴滴群里,看到有些司機在議論,說怎么辛苦,沒有飯吃,怎樣怎樣的。陳浩亮就對他們說,我們出來是幫助別人的,并不是來享福的,要把這點搞清楚。
沒有休息、不計得失、沖鋒在前……在一座座按下“暫停鍵”的城市,那些出租車司機為特殊人群出行和城市運轉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大家平日里享受各種便利的服務,覺得是理所應當。當疫情發生,大家才意識到那些便利的服務是多么難能可貴。
當我們呆在家躲避疫情的時候,零售人、外賣員、快遞員等各個行業的服務人員,正冒著風險,逆向而行。當疫情遠去,當春天回歸,我們在大街上再次遇到他們時,希望我們給他們一個贊許、一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