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服務 > 專題 > 正文

馬清運:建筑是感性生活的理性投射

2021-04-07 16:01:13   來源:搜狐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他,不給自己設限  以建筑承載城市基因  打造流動的藝術  為人們帶來美的體驗  ——他就是知名建筑設計師馬清運  畢業于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研究院,不僅是中國當代建筑師,還是美國建筑師協會
  他,不給自己設限

  以建筑承載城市基因

  打造流動的藝術

  為人們帶來美的體驗

  ——他就是知名建筑設計師馬清運

  畢業于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研究院,不僅是中國當代建筑師,還是美國建筑師協會會員,作為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終身教授,眾多頭銜下的馬清運被譽為“改變地球表面狀態的設計師”。他設計過上海恒隆廣場、北京三里屯SOHO,798藝術熔爐等著名建筑,他帶領的馬達思班建筑設計事務所活躍于國際建筑界,是國際公認的中國代表性建筑事務所,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在馬清運看來,音樂是流動的藝術,建筑是凝固的藝術,但無論形式如何,藝術都有屬于自己的凝固時刻,那就是觀眾被打動的時刻。

  

  敢于突破 構建不設限的美

  馬清運的家鄉在西安藍田玉山鎮,從小他就活潑好動,學生時代別人家的小孩做家庭作業的工夫,他可以在山野間跑一個來回,跑著跑著,他便一路從玉山跑到清華,又跑到美國,最終跑向了世界。

  馬清運曾經說過:“永遠不要相信傳統留給你的就是最聰明最應該的,它只給你留下了一個最可能突破的界限而已。”他不相信美可以被鎖在籠子里,戴著腳鐐跳舞在他腦海里也并不成立。正如馬清運所言,設計不應該是模板化的,而應該是富有創造力和獨特生命力的。北京光華路SOHO由他親自設計,打破傳統的所謂語境延續的都市觀,以“圓形”為主題,由4座在不同高度、不同方向發生輕微扭動的塔樓組成,外表圓形窗戶的鋪陳讓它成為一個開放的空間,把周圍的街道和景觀融合起來室內非常簡潔,以白色為主色調,天花板設計也非常純粹,極簡幾何的設計風格,加上與環境細節呼應的整體美感,完全體現了馬清運對于設計美學中理性的癡迷,而這種對于理性之美的追求,也讓馬清運與COLMO相遇,無論設計或是生活,世間繁雜之間,保持純粹,才既無形于空間,又與周遭相得益彰。

  

  以建筑聯結城市 探尋生活美學

  在海外學成歸來后的馬清運,在老家藍田就地取材,整整四年在河里撿鵝卵石,用石頭建了一座“父親的宅”,這些石頭泡過水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每逢雨后,父親的宅就是五顏六色的。回歸家鄉后,他想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留住這里原本的活力,于是又改造出玉川酒莊,帶動當地人種更高附加值的葡萄,也讓這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

  馬清運一直認為,建筑除了基礎的遮風避雨,還應該發揮生活空間的教化作用,為人們帶來美的體驗。他的學術興趣集中于城市中的基因元素,都市與建筑的本體關系,在他看來,城市才是建筑意義的真正來源,因此他的設計總是關注建筑和城市生活的關系。這正與COLMO一直堅持的理念不謀而合,不盲從,不妥協,立足腳下,以設計承載個性,積極探索設計美學和生活方式的關系,加深人們與理性生活美學的聯結,探尋生活向理享的進化。

  

  COLMO將與每位全球超級個體攜手,不止探索的腳步,不設限,勇敢突破,積極探尋生活進化之路,向理享進階。

  COLMO始終陪伴全球超級個體

  勇于突破

  不斷進化

  探尋理性生活美學

  擁抱理享生活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