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裝一體、代扔垃圾 蘇寧物流專注好服務
作為蘇寧易購818大促的服務護法,蘇寧物流在各地的服務戰、速度戰早已打響。
千萬種一線面孔 只為好服務在身邊
北京朝陽區沿海賽洛城小區,劉女士一早接到了蘇寧物流打來的電話:“您好,蘇寧物流,我們已經到小區門口,馬上送上來”。電話那頭,是蘇寧物流大件配送員張富強,他和搭檔史同杰早晨五點多鐘起床,為了能在第一時間把貨物送到客戶手中。“送貨快、服務好!之前網購最擔心安裝,現在蘇寧物流配送安裝一起真方便,走的時候還幫我把垃圾帶走,服務太貼心了。”客戶劉女士連連贊嘆。
江蘇徐州永安街社區的火箭哥齊躍,早晨七點多就開始忙碌,上午9點就能將幾袋大米送到老用戶張大爺家里,像平常一樣,考慮到老人腿腳不好,他還給搬到廚房指定位置。
自2018年蘇寧物流進軍家居行業以來,大件快遞員們的“技能庫”也在不斷升級,盡管如今的物流越來越智能化,但在末端,尤其是大件送裝領域,依然需要更多的蘇寧物流火箭哥用可觸可感的服務,手抬肩扛、走街穿巷,與用戶建立真實有溫度的連接,給更多家庭帶來美好。
是抗疫一線也是818服務戰的前線
今年的818,對于烏魯木齊蘇寧物流的司機魏興旭來說,與往年格外不同!
“帳篷、床100套,防護服1000套,消毒液10桶……”烏魯木齊西站醫院,室外溫度30多度,穿著防護服的魏興旭滿臉汗水,正在與醫院工作人員對接剛拉來的防疫物資。
“這是今天的第三家醫院,待會兒還要跑海螺酒店和幾家社區隔離點。”自從8月3日主動加入自治區政府組織的防疫運輸車隊以來,28歲的魏興旭和另外5位蘇寧物流同事,一直住在衛計委臨時安排的宿舍,每天奔波于烏市,將各類防疫物資送往抗疫一線。往年818,他們都是駕駛滿載快遞包裹的調撥車往返于倉庫與快遞站之間。
與此同時,烏魯木齊蘇寧物流還專門組織了20余人的“蘇寧快遞青年突擊隊”,投入到民生物資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保障工作中。通過“無接觸配送”為烏魯木齊、石河子、克拉瑪依等地區的居民安心“宅家”提供了防疫、母嬰、3C、小家電等急需用品的配送服務。據悉,這是當地唯一一家克服重重困難,堅持一線服務的物流企業。
邊境小城、彝族村落……共同的818戰場
隨著蘇寧物流服務網絡的不斷下沉,偏遠地區用戶的818,也一樣“所想即所得”。
今年6月30日,在川西大涼山彝族自治區,全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懸崖村終于通車。818期間,在外工作的子女為老家購買家電的訂單越來越多,作為當地縣級蘇寧幫客負責人,漢族小伙朱洪,一直忙碌著。
在成都工作的張先生,818為住在聚居區的奶奶買了一臺電視。電視由蘇寧物流西昌倉儲中心發貨,朱洪隔天就送到了奶奶家,安裝好后還教會了奶奶如何使用。以前,村民們想買臺家電,至少要5天以上甚至更久。朱洪的奔走,讓這里的人們打開了新的生活。
而遠在西南中緬邊境,被稱為“中國普洱茶第一縣”的云南勐海小城,蘇寧物流的師紅喜正與快遞員們一起,將剛剛攬收的普洱茶熟練打包,層層包裹。
818大促,這里的普洱茶也大賣。依托蘇寧物流遍布全國的物流網絡,全國各地的商品“下行”到勐海小城,這里的普洱茶最快2天便能“上行”至全國人民的“舌尖”。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慰問一線員工時表示,“好服務不是沒有情感的流程正確,而是只能給用戶帶去信任感的‘非標品’。”支撐這種信任的,是具體場景下多樣的服務面孔,或和善親切,或匠心專注,只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