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企業想買3項格力的技術 董明珠大方回應……
關于這個觀點,董明珠從來不是說說而已。時間回到一年多前,2019年11月5日,丹麥格蘭富公司一行人來到中國珠海,想向格力電器買3項電機領域的技術,董明珠當場大方回應:“技術無國界,今天格力電器和格蘭富因為對技術創新和對人類文明的尊重走到了一起,希望通過我們雙方的努力,讓世界的‘綠水青山’更美麗。”
再往前看,2013年,剛剛進軍高端智能裝備領域的格力電器準備發力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成為首屈一指的難題。作為工業機器人的核心部件,我國伺服電機因缺乏核心技術,大面積長期依賴進口,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布局。
從2013年的“制約發展”到2019年“服務世界”,這兩個天差地別的詞語,反映出了格力電機技術成長的“陣痛”與階段性成果。伺服電機發展的“絆腳石”如今被移開了嗎?格力電機技術服務世界的背后,又發生了什么?
(圖為格力電器&格蘭富專利許可簽約儀式現場)
自主攻關“國際領先”技術服務世界
就在格力進軍智能裝備領域的第二年,2014年,格力電器開始進行上游零配件產業的組織再造,整合了格力旗下壓縮機、電機、電容、漆包線、自動化設備五大零配件公司的銷售業務,明確戰略:做高附加值、高性價比和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這也倒逼了格力凱邦電機等工業制品子公司開始了業務開拓和技術創新。
為改變伺服電機缺乏核心技術的局面,格力從功率密度、齒槽轉矩、電流環設計等三方面入手,自主研發出了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經科技成果鑒定會專家組評審,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伺服電機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由此,核心伺服驅動系統給春晚舞臺的格力機器人樂隊帶來默契,更為工廠自動化生產帶來便利。有了伺服系統這個強支撐,格力機器人焊接、碼垛、搬運、涂膠、包裝、機器人教學等都不在話下,獲得新能源、食品、汽車等多個領域客商好評。
(圖為采用格力自主研發伺服電機的機器人登上春晚舞臺)
格力的技術攻關成果獲得了關注。2019年11月,格力將其新型無稀土磁阻電機領域的3項專利技術授權給丹麥格蘭富。而這,也是中國技術服務世界的一個關鍵里程碑。
多品類工業設備“組合”出擊彰顯核心科技
包括電機在內,格力工業核心零部件的門類眾多,其子公司涵蓋智能裝備公司,精密模具公司,凌達壓縮機,新元電子(電容)、格力電工(漆包線/電子線)、勵高精工(閥件)、蕪湖格力精密(鑄件)等,當這些工業制品開展產業鏈合作,會迸發出怎樣的力量呢?
全民戰“疫”期間,格力以極快的速度自主生產口罩,背后就是這些工業制品的“組合拳”效果。
格力新元電子,依托多年的電容生產經驗,迅速推出口罩點焊機專用的深度快帶充放螺栓式鋁電解電容,并投入使用。解決口罩點焊機電容需同時耐受超大電量和長時間短路放電的難題,確保口罩機性能,而格力新元則經受住了考驗與考察。
(圖為格力新元研發的口罩點焊機用電容)
格力凱邦電機,為N95口罩生產的各個環節護航,從口罩機上料、鼻梁筋切斷、耳線旋轉到折疊焊接,提供全套電機驅動方案和PLC程序應用方案。此外,格力凱邦還為格力口罩機量身定做了一款口罩機專用伺服電機,搭載該伺服電機的口罩機,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每天產能可達20000只/臺。
格力智能裝備基于在自動化領域的精耕細作經驗,借助口罩機、注塑機、機械手等自主研發設備不斷對口罩生產線進行調整,迅速提升口罩產能,緩解防疫物資壓力。
時間來到2021年4月和15月,第129屆廣交會被搬上“云端”,格力電器線上店鋪展示200余款產品,涵蓋家用空調、生活電器、商用空調、工業制品等多領域,向全球客商展示中國制造的創新成果和先進技術,加速核心零部件一站式出口征程。
(圖為格力電器廣交會直播間)
“新”技術除了要接受時代大潮的披沙揀金,更面臨著快速升級迭代的自然選擇。一個企業長盛不衰、保持活力與發展的唯一秘訣,就是不斷創新。而在格力電器等企業的上下求索中,由“中國造”引領的時代浪潮正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