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變了:引入深圳國資 江蘇足球俱樂部面臨解散
“不在零售主賽道的,該關的關,該砍的砍”,張近東的這句話言猶在耳,如今一語成讖。從1990年張近東下海算起,從蘇寧電器到蘇寧云商,再到蘇寧易購,蘇寧三十而立了,身份幾經轉換變成了零售服務商。30年,商業攤子越鋪越大,從單純的家電大賣場擴充到電商、百貨、體育、金融……如果張近東想在零售主賽道上跑下去,那什么是必須扔掉的包袱?什么是必須扛起的重擔?
引入深圳國資
蘇寧易購的新股東終于露出真面目。2月28日,深圳國際與蘇寧易購發布公告,前者將通過深國際控股及深圳市鯤鵬共持有蘇寧易購23%的股份,共計148.17億元。根據框架協議,深國際(深圳)及鯤鵬資本計劃,分別擬按每股人民幣6.92元,作價51.54億元及96.63億元,收購蘇寧易購8%及15%的股份。深國際(深圳)及鯤鵬資本都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持有。
本次股份轉讓后,張近東在蘇寧易購的持股比例從20.96%降為15.72%,蘇寧控股集團、蘇寧電器集團分別持有蘇寧易購0.66%、5.45%的股份。深國際與鯤鵬資本或其指定投資主體為新增股東,分別持有蘇寧易購8%、15%的股份。相應的,張近東對蘇寧易購擁有表決權比例也降低至15.72%。
公告顯示,本次股份轉讓事項實施完畢,蘇寧易購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集團持股比例為16.38%。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不變,依舊為19.99%。對此,蘇寧特意強調,張近東仍為第一表決權股東。
此外,張近東持有蘇寧電器集團50%的股權,同時持有蘇寧控股集團51%的股權。北京商報記者按此粗略計算,本次交易達成后,張近東間接和直接持有蘇寧易購18.8%的股份。
蘇寧在公告中解釋稱,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處于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狀態。蘇寧易購將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股東,不存在實際支配蘇寧易購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股東,蘇寧易購持股5%以上股東的持股比例均衡,不存在單一股東實際支配蘇寧易購股份表決權足以對蘇寧易購股東大會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情形。
蘇寧易購股票將于 2021 年 3 月 1 日開市起復牌。蘇寧易購的去留、當家人一事上也算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的是蘇寧易購的新股東和歸屬,蘇寧易購的走向卻仍懸而未決。蘇寧的身子越來越沉,“市值、業務量級、市場占比以及創新效應等都趕不上阿里、京東這些互聯網企業了,哪怕是一些勢頭強勁的創業企業,其創新模式也超前于蘇寧”。一位不愿具名的財經人士稱。
當初從看不上電商,到加入電商行列,蘇寧易購要補課的內容可不是一星半點。阿里與京東的競爭數年來如影隨形,新電商平臺如今也在破土動工。例如,有逐漸成型的拼多多、盒馬、每日優鮮,還有話語權日漸龐大的社區團購、同城配送等。它們對蘇寧的各項業務的發展可謂極具挑戰,雖然雙方從未有言語上的直接碰撞,但行業將業務進行較量在所難免。
體育板塊甩“包袱”
與此同時,蘇寧集團層面投資了太多與主營業務非強相關的領域。對諸多領域的收縮,蘇寧已經有所行動。
2月28日,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官微發布《關于江蘇足球俱樂部所屬各球隊停止運營的公告》稱,“由于各種無法控制的要素疊加,俱樂部無法有效保障繼續備戰中超、亞冠,即日起停止所屬各球隊的運營。同時在更大范圍內期待社會有識之士和企業與我們洽談后續發展事宜”。
截至發稿,蘇寧體育方面仍未發布俱樂部的進一步動向,但江蘇足球隊的官方網站頁面中有部分內容已無法打開,只是顯示“您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在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吳光遠看來,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大概率已經無法參加下一賽季的中超聯賽。如果沒有出現接盤者,俱樂部也會面臨解散的命運。
資料顯示,從2015年成為江蘇職業足球的投資人后,蘇寧體育打造了自己的體育產業拼圖,不僅收購了意大利的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并構建了PP體育媒體平臺、組建了自己的電競隊伍。
不過,巨大投入換來的中超冠軍并未給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帶來盈利。此前,有消息稱,蘇寧體育正在尋求低價轉讓,甚至可以0元轉讓,條件是需要接盤者承擔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5億元的債務。
對此,體育產業觀察人士吳迪表示,蘇寧集團從接手江蘇俱樂部后,曾提出了“3年中超、5年亞冠”的目標,但從目前的債務上看,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尚未實現“造血”能力。
“疫情成了加速器,母公司不可能持續輸血,它不僅讓蘇寧體育版圖的營收能力雪上加霜,對母公司的業務多少也有影響。一旦出現危機,作為非主業的體育板塊也將是投資人甩掉的第一個包袱。”吳迪說。
對于未來在國內體育產業如何繼續布局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蘇寧集團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
攤子可能太大了
“攤子大了,不差那一項兩項業務,但攤子太大了,脫離主干長歪了的業務還是要修枝才行。”上述財經人士對蘇寧目前的規模進行評價時,給出了這個說法。在他看來,各項業務能為彼此服務,形成良性互動并且達成合理的收益效果,攤子大點也無妨,一旦不能形成良性互動,那就是多余的項目。
如果從1990年第一家小店算起,30年間,張近東和蘇寧的商業版圖里不止有家電,還有商場、母嬰、超市、體育、金融、電商……曾經行業里就有聲音探討過蘇寧商業版圖的聯動性,但處于擴張期的蘇寧并不在乎五花八門的信息。
然而,所有的商業項目都不能像當年家電業務那樣風頭正勁。1990年還是南京的一家小店,一年后的張近東就已經擠進了百萬富翁的行列里。30年后的今天,發家時依靠的家電業務還是留給市場和消費者的固有印象,再有哪項新業務能像家電一樣?似乎真的沒有了。
同樣,互聯網不再是新詞匯的今天,蘇寧沒有像當年打贏八大國營商場那樣戰勝互聯網巨頭。當年,蘇寧與八大國營商場的空調爭奪是“小舢板戰勝聯合艦隊”美談,隨后電商的一騎絕塵被視為“小舢板”,擠壓著蘇寧的市場空間。
數年來,蘇寧和國美這對CP,蘇寧、百度、萬達的“蘇百萬”,蘇寧與阿里的世紀握手曾是行業里茶余飯后繞不開的談資,無數后進生以此為例學習縱橫捭闔的招數,如今則是媒體用來追憶曾經商業盛況的代表案例,卻難以給未來作出建議。其實,朋友圈的擴張也是張近東商業版圖的擴圍,O2O業務、房地產、制造業也因此一度成為蘇寧斥巨資的領域,只不過這些在當下都被解讀為張近東幫朋友緩解燃眉之急的布局,鮮有言論討論上述業務對蘇寧核心的零售業務的輔助作用。
或許,刪繁就簡需要提上日程了。去年12月,張近東對外宣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蘇寧將聚焦零售主業,“必須要學會做減法,只要不在零售賽道、脫離商品和用戶,都要大膽調整,該砍的砍,該轉的轉”。
主營業務在哪
“蘇寧要實現從商業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轉變,從零售商向零售服務商的升級,就必須把聚焦和創效落到實處。”張近東在刪減之間還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方向和輪廓。
如果圍繞零售和零售服務商來看,蘇寧易購的線上與線下業務尚且保持著齊頭并進。在線上,蘇寧自營零售業務、倉儲物流配送還算有一席之地;在線下,蘇寧廣場、家樂福、蘇寧零售云還可圈可點。此外,蘇寧正像當年培養蘇寧小店一樣培養著云網萬店,希望后者成為蘇寧易購的新增長點。蘇寧對外給出了云網萬店的規劃和目標:云網萬店全面對標頭部互聯網零售平臺,對線上業務進行整合并引入戰略投資,計劃加大員工股權激勵,探討獨立上市。
對于新動作,多位行業內的分析師以及接近蘇寧的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有點看不懂云網萬店。“可能是集中布局下沉市場,尤其是鄉鎮市場。這部分市場還算是空白,可是蘇寧布局了數年沒有太明顯的成效,本次如果只是簡單整合起個新名字,看點有了,有沒有實際效果不一定。”一位蘇寧的供應商給出了這個解釋,對蘇寧進入萬店時代的宣傳語還有印象,如今不也是這么不景氣。
在三四線城市,蘇寧的確加快了對蘇寧易購零售云加盟店的布局,其門店數量從2019年12月31日的4586家增長到7137家。但除此之外,蘇寧互聯網門店的各業態門店的數量和面積出現了縮減,蘇寧易購廣場則維持不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家樂福超市門店少了5家,蘇寧紅孩子母嬰店、蘇寧易購直營店、自營店面與同期相比,分別少了33家、702家、966家。這些縮減的門店,在當年均是蘇寧口中的王牌和當紅項目。
或者,上述門店不得市場心意。無論刪繁就簡到什么程度,家電已經在蘇寧的商業版圖里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