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電商是無本萬利嗎:強制降價 低價寄賣 鑒定后仍存假貨
二手奢侈品電商眼中的萬億市場,或許是從買賣中“克扣”而來。近日,多位消費者向北京商報記者爆料稱,賣家在二手奢侈品平臺紅布林寄賣商品時不能自主設置銷售價格,隨著上線時間拉長,平臺在不告知寄賣用戶的前提下不斷下調商品價格。與此同時,當賣家不同意“低價傾銷”時,平臺還做出“強賣”行為。二手奢侈品低價引流,卻“羊毛出在羊身上”。
為快速出售大幅降價 價格差約26%
低價是電商平臺慣用的引流方式,二手奢侈品電商平臺卻一手拿著傭金,一手壓著價格。一款寄賣銷售價格不足2000元的商品,以不同的模式售出,將有數百元的價差。
用戶朱女士(化名)爆料稱,她去年在紅布林平臺寄賣一款Moncler(盟可睞)羽絨服,當時買入價格約為5000元。朱女士將這款羽絨服在紅布林寄賣、上架時,標記價格為3400多元,但當買家拍下后,除去傭金等支出,朱女士僅收到了2000元。2000元的進賬收入遠低于朱女士的心里價位。
朱女士找到紅布林客服,希望平臺給出解釋,并希望與買家協商取消訂單。針對定價標準和成交價格,紅布林客服人員強調,朱女士寄賣時選擇了“極速變現”模式,實際交易價格在賣家用戶確認過的價格區間內。賣家用戶選定“極速變現”模式后,將不能再參與商品自主定價。
紅布林對寄賣商品有三種調價模式,分別為極速變現、中速變現、自主調價。紅布林提到了“極速變現”便是將商品價格壓得更低。北京商報記者嘗試在紅布林寄賣一款包袋商品,并分別選擇了平臺的中速變現和極速變現模式。該款包袋通過審核后,當記者選擇中速變現模式,紅布林自動設定的初始售價區間為1134-1620元。隨后調整為極速變現模式后,售價區間變為810-1620元,極速變現的“低價”較中速變現的“低價”少300多元。如果商品以各調價模式的最低價格成功售出,價格相差約26%。
規則存爭議 價格只降不漲
對于上述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到紅布林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在用戶發起提交寄賣流程的用戶須知里有告知定價調價規則。當用戶的商品通過線下審核鑒定后,平臺會邀請用戶定價,用戶可根據規則選擇調價模式。
該負責人解釋稱,紅布林寄賣的極速變現和中速變現都會明確告知用戶調價規則、售價區間、到手價格區間等信息。用戶可根據自己變現需求合理選擇定價模式。除此之外,平臺還會告知用戶當前時間段售賣價格的最高到手價與最低到手價,如用戶不滿意此價格,在售出前,亦可在系統中自行選擇召回、更改定價模式等操作。如仍有其他特殊要求等,也可與平臺客服協調解決。
不過,與上述回復不同的是,紅布林寄賣業務的“用戶須知”中提到,用戶選擇極速變現模式后,不可修改為中速變現、自主調價。這也就意味著,當用戶選擇自主調價時,商品寄賣價格還可以“上漲”。而當用戶選擇中速變現與極速變現模式后,寄賣商品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
多項收費疊加 需賣家承擔平臺優惠券
朱女士除了對定價模式、調價模式等十分費解之外,還對支付給平臺的費用有所疑慮:從售價3400元,到用戶實際收入2000元,中間的1400元都支付了什么?對此,紅布林客服回復朱女士稱,買家用戶可以在平臺標記售價的基礎上使用滿減優惠券,優惠券的折抵金額需要賣家用戶承擔。
客服還強調,寄賣賣家還要向平臺支付服務傭金、轉賬手續費、鑒定費等支出費用。北京商報記者調查時發現,客服向朱女士解釋時告知平臺要收取的手續費,紅布林在此前已經取消。2021年1月4日,該平臺取消了收取39元鑒定費及1%的手續費的制度。
多數二手奢侈品電商均會收取鑒定費、手續費、傭金等。一般情況下,紅布林對寄賣商品在實際成交價格的基礎上,收取20%的傭金,最低收取傭金50元。同為二手奢侈品電商的妃魚對平臺定價的商品抽取12%,協商定價抽取15%,自主定價抽取20%,另外加收80元的養護費。
在業內人士看來,平臺擠壓賣家用戶的售價,從中收取高額傭金、手續費等,并非長久健康的運營模式。奢侈品領域專家、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應該以品牌為核心,優化用戶服務體檢,包括寄賣流程、溝通流程、產品鑒定等各個方面。
鑒定結果注水 淘金容易做優難
平臺收取了鑒定費,便能保證買家收到的二手商品一定是正品嗎?答案是不一定。
在平臺標榜自身具備鑒定功能的同時,二手奢侈品電商售假的聲音不斷傳出。北京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查詢發現,紅布林有1388條投訴信息,其中涉嫌“假貨” “售價”等投訴數十條。其中,有用戶投訴,在紅布林購買的LV衛衣,在優奢易拍鑒定3次后,結果均顯示為假貨。
除此以外,胖虎平臺在黑貓投訴平臺也收到60余條投訴信息,只二平臺收到284條投訴信息,優奢易拍平臺收到收到158條投訴信息,妃魚平臺收到39條投訴信息。在諸多的投訴信息中,涉及到銷售假貨、隱藏二手商品瑕疵的問題不在少數。
值得注意的是,奢侈品鑒定有水分的說辭一直存在。周婷進一步解釋,二手奢侈品交易是較大的存量市場,數量龐大的邊緣消費者對奢侈品的向往將成為二手奢侈品市場未來的巨大增量。尤其,當下奢侈品牌掌握最靠譜的鑒定技術,但不直接提供鑒定服務,讓鑒定市場魚龍混雜。“對于二手奢侈品增加的鑒定,二手銷售商總會自圓其說;監管力度不嚴,違規成本低,假貨有著較高的利潤空間……這都成為二手奢侈品市場容易淘金的原因”。
對于奢侈品鑒定市場的現狀,周婷認為,當下市場中的奢侈品鑒定師不受品牌認可,行業尚屬于“自娛自樂”的狀態。鑒定市場魚龍混雜,專業人才稀缺,是真的分析產品還是頭部企業以“輿論”忽悠消費者尚未可知。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