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財報透底云業務現狀:營收239億,出海與自動駕駛“扛大旗”?
細化至營收結構層面,來自非互聯網行業客戶貢獻了 53% 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 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來自生態伙伴的收入貢獻占比也持續三年增長,預期未來生態收入貢獻占比將持續提升。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阿里云聚焦云計算的本質,回歸技術底層,持續投入核心技術研發,并在業務上向生態讓利,明確“伙伴優先”政策。隨著生態收入占比不斷提升,阿里云的生態護城河得以鞏固,下一步的發展也將更為健康可持續。
生態伙伴創收四年增長超7倍
今年4月,阿里云新任全球銷售總裁蔡英華曾在內部管理會上,公布了阿里云銷售部門新的組織架構和策略方向:第一,追求高質量增長,持續優化銷售組織,形成“行業主建、區域主戰”的模式,提升客戶滿意度;第二,做強區域銷售生態及行業ISV(獨立軟件開發商)生態,向生態讓利。這一調整中,向生態伙伴讓利,被正式提出。
據阿里云一季度財報,本季度,阿里云推出了加強生態體系的舉措,其中包括面向合作伙伴的激勵項目,并對生態伙伴收入占比提出了明確的數字要求。數據顯示,從2019財年至2022財年,生態伙伴為阿里云帶來的收入貢獻從25.8億增長至185億,四年間增長超過7倍。

在合作模式上,阿里云按照分銷伙伴、集成伙伴、咨詢伙伴、解決方案ISV伙伴、產品ISV伙伴等能力標簽,成立了相對應的生態團隊,來專項服務合作伙伴,不再是讓伙伴來適配阿里云。此外,根據各類伙伴的專長與合作模式,阿里云量身定制了一攬子權益體系,預計未來三年投入10億專項資金,與分銷伙伴共同服務全國300個城市。并且承諾相關政策,不做高頻變動。
縱觀全球范圍內的軟硬件科技企業,最終真正建立起商業護城河的,無一不是聚焦于產業鏈中某一個關鍵環節,掌握并定義了該領域技術標準,同時又能通過發展軟硬件技術生態,籠絡一批基于自身產品和技術創新發展,并將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能力延伸至更廣領域內。從Oracle到IBM,再到微軟、蘋果乃至于谷歌,皆是如此。
云計算作為天然壟斷性質較強的一大科技領域,最終落地部署時又高度依靠客戶場景需求。生態對云計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怎么做一直是業界難題。
通過提出堅持伙伴優先,提升伙伴收入占比,阿里云將更多業務“放”給更熟悉行業、各有所長的伙伴來做,這不僅是一種態度,同時也是選擇信任合作伙伴,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分一半”給生態伙伴。
Back to Basic,聚焦核心技術
兩個月前,在2022年阿里云峰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發言指出——阿里云今年最重要策略是“B2B”,也就是“Back to Basic”,回到云計算的本質,堅持在技術的長征路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他看來,云計算已進入了一個關鍵的突破期,“如果我們定義好下一代的云,中國云計算就有超車機會。”
財報顯示,該季度內,阿里云發布了一款云數據中心專用處理器CIPU。這款處理器被認為是推動云計算走向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技術,它順應了數據密集型計算大幅增長的趨勢,改變數據中心內部以CPU為核心的計算架構,能夠進一步為客戶提高計算性能。
據介紹,在這個全新體系架構下,CIPU向下對數據中心的計算、存儲、網絡資源快速云化并進行硬件加速,向上接入飛天云操作系統,將全球數百萬臺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基于CIPU和飛天的新一代云計算架構體系,在通用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核心場景的計算測試中展現了優越的性能。
在通用分布式計算領域,Redis性能提升了68%、MySQL提升了60%,Nginx提升了30%;高吞吐類的互聯網業務上云之后,比自建物理機的集群吞吐量提升了30%,業務高峰期延遲下降了90%;在大數據和AI等計算與數據雙密集場景下,相比傳統的TCP網絡,彈性RDMA高性能網絡的吞吐能力提升30%以上……
在權威機構Gartner發布的年度報告里,阿里云的IaaS基礎設施能力、產品能力獲得了全球最高分。當云計算越來越接近進入下一個時代,全新的架構定義、全新的軟件界面以及硬件加速正在重新形成。而在這一條新的賽道上,正不斷聚焦技術底層的阿里云,正與海外頭部云廠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阿里云下一站:出海與自動駕駛?
生態建設與聚焦技術底層之外,加速海外業務布局與支持自動駕駛等新興高算力行業發展,也正在成為阿里云不斷發力的業務重點。
近期,阿里云新增了泰國、德國兩座數據中心,與沙特電信在利雅得成立合資公司,并宣布設立位于葡萄牙、墨西哥和馬來西亞三地的海外區域服務中心。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8個地域運營著85個可用區。
與此同時,在行業拓展上,阿里云在自動駕駛等新興行業上達成多項合作。近期,小鵬汽車與阿里云合作,建成中國最大自動駕駛智算中心“扶搖”,算力規模達600PFLOPS。此外,阿里云還為路特斯、上汽智己、毫末智行、贏徹科技等企業的自動駕駛模型訓練提供算力和技術支持。
此外,阿里云持續推進云釘一體,打造企業數字化底座,堅持釘釘PaaS化優先、伙伴優先。目前,釘釘上生態伙伴總數超過4000家,覆蓋二十多個國民經濟行業,“釘應用”數字已超過350萬。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受到疫情等多種環境因素影響,阿里云在近期增速有所放緩也并不意外。長期來看,阿里云通過夯實核心技術構建壁壘,向上構建生態體系和云釘一體以深入行業,在部分方向上重點突圍,整體策略相當清晰,在云計算市場逐步取代傳統IT的大趨勢下,可以對這阿里云的長期增長,抱有樂觀態度。另一個參考點是阿里云在本季度實現了連續七個季度的正盈利,雖然盈利金額增長不多,但整體進入穩定盈利期,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無疑也是一個正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