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與算力是數字經濟核心驅動力

2019-09-26 07:25:42   來源:新浪科技   評論:0   [收藏]   [評論]
導讀:  在9月25日舉行的2019年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說:社會在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和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驅動力,各個行業都在全方位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根據中國信息
  在9月25日舉行的2019年阿里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說:“社會在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和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驅動力,各個行業都在全方位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但這只是數字經濟的開始。

  □本報記者 楊潔

  數字經濟高速增長

  阿里巴巴集團CTO兼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若干年后,整個社會數據規模會達到175ZB。今天阿里巴巴的數據規模僅3000PB左右,與未來的數據規模相比非常小。目前的數據增長率、整體規模、處理數據能力都處于爆發前夕,距離真正的數字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以幾何倍數增長,隨之要求的是強大算力。張勇認為,最重要的是高效使用數據。“如果說大數據是石油,算力就是發動機,共同構成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能力。”張建鋒則表示,“舊有的經濟驅動力主要來自于土地、資本、勞動力三大要素,數字經濟的增長主要依靠創新提高效率,而不只是資源要素的簡單疊加。”

  張建鋒認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進程受到四大關鍵要素影響和支撐:穩定的云計算、海量的數據及處理數據的算力、智聯網的發展、移動化,且已深刻影響了生產、制造、消費和企業及政府的管理。阿里云要支持數字經濟發展進程。“我們重新定義了云,打造云端一體、高度實時交互的智聯網。”

  三年前,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2019年是阿里云成立的第十年,云計算已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現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云、大數據、AIoT和移動協同正在引領時代發展。據阿里云介紹,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的數百萬客戶在使用阿里云的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服務,其中包括一半以上的中國上市公司和80%以上的科技公司。

  “上云”拐點已到

  在今年7月的阿里云上海峰會上,張建鋒表示,今年是從傳統IT向云計算全面轉移的拐點,全面上云的拐點已到。相關報告指出,云計算在成本、穩定性、安全和效率層面已經遠超傳統IT。企業上云后綜合成本下降一半,穩定性提升10倍以上,安全性提升50倍。“企業上云數字轉型做得好不好,關鍵要看是否做好頂層設計。”張建鋒認為,過去一家企業通常有幾十個IT應用,由幾十個部門分頭管理。把幾十個IT應用放到一朵云上,就需要統一的部署和頂層設計。

  相關政策也在推動“企業上云”。2018年7月,為推動企業利用云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信部印發了《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年)》,目標是到2020年,云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全國新增上云企業100萬家,力爭實現企業上云環境進一步優化,上云比例和應用深度顯著提升,云計算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廣泛普及。

  工信部當時表示,企業上云已取得積極進展,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市場需求尚未完全釋放,企業尤其是一些重點行業企業仍存在“不敢上、不會上”等問題,導致推進步伐偏慢、應用層次有限。同時,配套支撐條件有待完善。應用解決方案不夠豐富,尚不能滿足企業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企業上云效果評價等標準體系尚不完備,咨詢、培訓、運維服務等配套服務有待加強。

  阿里云創始人、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表示,并不是要求企業CEO一定要理解云計算等技術,而是需要理解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業務需求的變化。“消費者發生了很大變化、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跟上這些變化就一定要思考。”

  推動技術進步

  張建鋒表示,阿里巴巴一直是數字經濟的堅定實踐者、推動者和創新者。過去20年,阿里分享了新技術的紅利獲得高速成長。未來20年,阿里要為世界創造新的技術紅利。

  在2017年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創建達摩院,計劃三年投資1000億元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研發。兩年來,達摩院已經擁有由五大實驗室組成的先進研發體系。截至2019年9月,達摩院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算法取得巨大成績,成為阿里聚集科技人才和基礎技術研發的“基石”。在2018年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獨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進軍芯片領域。

  在此次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發布了自研芯片“含光800”。張建鋒介紹,這款芯片在自研的硬件架構上集成了達摩院算法,是全球最強AI推理芯片,主要用于云端視覺場景,可為業界提供強大AI推理算力。“阿里巴巴是全球芯片領域的新人,這顆芯片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阿里巴巴有信心、有能力做傳統硬件公司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事情。阿里巴巴將成為一家軟硬件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科技公司。”

  張建鋒表示,達摩院區塊鏈實驗室已申請專利500余項,達摩院量子實驗室完成了第一個可控的量子比特研發工作。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基本的存儲單元,量子計算最終實現需要完成對多個量子比特的高精度操控。該比特的設計、制備和測量,全部由阿里達摩院量子實驗室自主完成。

分享到:
責任編輯:zsz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