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給空調安裝工增加收入,很難還是手中沒余糧了?
空調安裝工這個職業,過去有多么的賺錢可期,現在就有多么的蕭條低迷。
對于空調安裝工,這個高危職業來說,最近十多年以來,為何很多年輕人紛紛不愿意干了?很多空調安裝工,送給家電圈的一句話就是:收入這些年來是只減不增,工作風險這些年來只增不減,只要沒有被生活逼上那個份,有誰愿意干這行?
那么只要給空調安裝工增加收入,就能解決困擾行業的“無人干”、“用工荒”、“用工難”等問題嗎?家電圈認為,當前困擾大量年輕人,不愿意從事空調安裝這個工作的原因有很多,來自供給側安裝工的收入低是不爭事實,但需求則的用戶需求能否滿足,是否愿意為安裝工的服務支付更多的薪酬,以及產業鏈上游的家電企業,下游的家電經銷商,又能否通過空調安裝工來創造更大的用戶價值,從而賦予空調安裝工更多的職能?此外,現有的空調等安裝服務評價體系,又能否賦予安裝工更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而不是一味地讓用戶評價安裝工?
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眾多家電企業,面對空調安裝工增加收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空調等整機的經營利潤穩步下行,包括制造、零售、服務一直處在降成本的階段,讓企業單獨提升空調安裝費,就是直接與企業分利潤,顯然在家電企業經營利潤走低的情況下,并不現實。
另一方面,鼓勵空調安裝工增加收入的渠道和結構,現階段也是一道偽命題。家電圈注意到,過去幾年一些空調企業推動營銷與服務一體化,讓安裝工賣空調等增加收入;同時,還有在空調安裝之外的清洗保養,以及高空作業費等。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手段,并不能全面解決安裝工收入穩步增長的問題。反而讓一些空調安裝工找到“投機取巧”忽悠和欺騙用戶的漏洞。
面對這種情況和局面,家電產業鏈的相關企業等利益相關者們,又如何解決空調安裝工收入增加,以及外界對于安裝工這一職業前景看空的困局?家電圈認為,現階段的問題,需要從根本上解決空調產業的整體價值鏈再造與重構。簡單來說,家電企業需要從產業價值鏈的源頭,重新定義空調安裝工的職能、邊界,以及從業者的專業化門檻和資質。
只有讓空調安裝工,作為家電服務產業中的一個專業化技術工種地位得到確認,真正讓安裝工可以憑本事、憑技術、憑專業能力吃飯,通過專業化的安裝、技術化的維修,以及品質化的服務實力等,出現在眾多的家庭和用戶面前。靠真正的專業化實力和水平贏得用戶,成為空調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一個重要的紐帶和橋梁,才能真正找到讓空調安裝工可以穩健發展的向上通道。
同時針對空調安裝費、維修費的定價權,一直掌握在家電企業手中的現狀,如何推動不同產品的安裝費和維修費階梯化布局,以及如何探索不同家電維修服務的不同收費問題,家電企業也需要與空調安裝工一起尋找新的平衡點和業務值。
如果只是家電企業和商家,單方面增加空調安裝工的收入,工資,而不是從產業鏈價值端賦予空調安裝工為代表的一大批家電服務人員,更多的職能、價值,那么家電圈認為,很難從根本上撬動家電服務人員的價值回歸。